“放管服”改革促进我省道路运输发展转型升级
来源:瑞和锦程 浏览量:3601 日期:2018-10-22
近年来,我省交通运输系统借力“放管服”改革东风,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持续推进道路运输领域“放管服”改革,有效地促进了全省道路运输行业发展转型升级。
“减”字当头,全面松绑
下放行政审批权限。一是将我省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经营行政许可权下放至州、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二是下放以及减少旅游客运经营许可的审批层级。出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旅游客运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旅游客运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自主确定运力投放和车型结构配置,将省际、市际、县际和县内旅游客经营范围由原来的三级许可改为一次性许可给企业,下放至州市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许可。三是2018年7月28日根据国务院要求,全面取消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
全面清理从业资格证件。一是取消了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教学负责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结业考核人员从业资格,涉及全省549家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二是全面取消了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经理人、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经理人、机动车检测维修经理人和机动车驾驶培训经理人等4个专业的经理人资格认定,涉及3600余名从业人员。三是取消了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从业资格证件,涉及全省2万余户汽车维修企业和11万余名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四是取消了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证,涉及近4万名机动车驾驶培训从业人员。
落实“放管服”要求,修订《云南省道路运输条例》,拟取消备案3项。《云南省道路运输条例》于2009年颁布实施,共58条,为更好服务我省道路运输业健康发展,落实“放管服”要求,2017年开始修订部分条款,现已由省政府常务会通过并上报省人大审议,其中取消备案3项,即拟取消从事货运代理、货运配载、仓储理货、搬运装卸等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的备案,货运外省籍货运车辆异地驻点经营的备案,包车客运车辆回程载客备案。
缩减行政许可时限,简化行政许可流程。将省、市级客运经营及客运班线经营,国际道路运输经营这两项许可时限由20个工作日缩减为13个工作日。实施网上审批工作试点,从而节约行政许可时间成本。简化行政许可流程,实施一站式行政许可,实施重大行政许可会商制度,实施重大行政执法合法审查制度,规范行政许可行为,提高行政行为效率。
做优服务,规范发展
提高客运服务质量,加强有效供给。一是开展客运定制化服务试点。以别克商务GL8车型为主,开展“商务快客”不定线、不定班,预约式班线定制化客运服务。二是拓展旅游客运车辆服务范围。将旅游客运并入包车客运许可,使旅游客运车辆在为团体旅游提供服务的同时,还可为商务用车、通勤用车、个人包车、团体包车、公务用车等提供服务。改革客运服务模式。三是推动《云南省道路运输条例》修订工作,改革班车客运传统服务模式,促进优质服务。客运经营者可以自主选择客运站;改革原来的省、市际班线中途不设停靠站的规定,更好地因地制宜服务群众出行便捷;引导车型小型化、多样化,便于满足个性化、定制化、差异化出行需求。改变定时、定点、定班、定时发车模式,改为预约、上门服务等更为人性化的服务模式。
发展网约车服务,强化行业管理。一是出台完善改革新政。全省已有13个州市出台和明确了深化出租汽车改革政策措施,全省129个县(市区)已有74个(含21个不单独出台)出台和明确了深化出租汽车改革具体政策措施。二是网约车平台发展迅速。目前在我省开展业务的网约车平台公司主要有滴滴、神州、易道、首汽、呼我出行等,据不完全统计各网约车平台注册车辆数约50万辆,日均开展运营运单数约10万运次。同时我省“途途行、保交行、滇都之约、旅程约车、叮功出行、昭阳出行、云能行、云滴出行、BUS365”共9个网约车平台已获我省线上能力认定。另外已通过“交通运输部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数据接入测试的网约车平台3户,其中1户已在申请网约车平台线上能力认定。
驾驶培训实行计时培训收费,健全诚信体系建设。
一是建立省级驾驶培训监管服务平台,为我省全面推行“计时培训计时收费、先培训后付费”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截止目前,已安装使用计时培训系统的驾驶培训机构556户,提供“计时培训计时收费、先培训后付费”模式的驾驶培训机构514户,接入省级计时培训监管平台的驾驶培训机构556户,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服务模式改革工作覆盖率完成90.6%。基本实现学员自主预约培训时段、自主选择教练员、自主选择缴费方式。二是建立健全驾驶培训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开发了云南省机动车驾驶培训公众服务平台,该系统平台对驾培机构的培训车型、规模、场地、服务模式、服务承诺、教练员队伍、学员评价、投诉、质量信誉考核结果等情况全方位进行展示,学员可以通过平台对驾培机构的教学与服务进行评价和投诉。
降本增效,释放活力
加快推进道路货运车辆检验检测改革,努力实现“三检合一”目标。我省已完成全省综合性能检测联网系统平台的软件修改工作,已能满足“两检合并”的功能要求,各综检机构在完成检测系统修改调试后,正逐步实现“两检合并”的第一步目标,即检验检测结果互认。2018年7月底全省已有68户综合性能检测机构具备“三检合一”能力;有9户综合性能检测机构具备安检和综检“两检合一”能力。自2017年3月1日起,我省普通货运车辆已实现全省区域内跨州市异地综合性能检测、异地办理车辆综检签章业务,无需办理任何委托手续。
减少收费,释放企业活力。一是制定并出台对办理使用云南省ETC“云通卡”交费的货车用户给予20%的高速公路通行费优惠的政策。2017年10月到2018年7月优惠车辆通行费8.97亿元。二是落实国家和云南省的鲜活农产品“绿通车”政策,在国家《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的基础上,增加了36个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前已经有12个大类近300多个品种享受绿色通道免费政策。2017年1月到2018年7月免收车辆通行费36.07亿元。三是对从事跨境物流业务的运输车辆,给予高速公路通行费优惠,按照3类及3类以上车型统一按照3类车型的标准计费。2017年1月到2018年7月优惠车辆通行费0.99亿元。四是制定减税降费措施。印发了《云南省收费公路通行费增值税发票开具工作实施方案》,于2017年12月31日实现高速公路通行费增值税电子发票开具,2018年6月30日实现一级公路通行费增值税电子发票开具。五是开展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试点,对办理使用ETC“云通卡”的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在通行昆明南连接线高速公路时,给予该路段30%的通行费优惠。六是从2016年10月起,取消国际道路运输相关单证费用(含经营许可证15元;国际汽车运输行车许可证3元;国际道路旅客运输行车路单4元;国际道路汽车货物运单3元;国籍识别标志3元)。
积极推动道路运输行业转型升级,提升道路货运物流效率。一是开展无车承运人试点。上报交通运输部批准云南能投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等5户为无车承运人试点企业。建立无车承运人监测系统,形成监测报告定期上报。指导相关企业开展无车承运业务,共整合社会车辆1万余辆,完成运单163279单,货运量365.07万吨,运费55227.43万元。二是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目前全省道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拥有驾驶员会员13余万户,物流企业2000余户,车源信息19余万条。三是推进多式联运发展。继续指导国家第一、二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按照实施方案有序建设,目前云南腾晋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宝象物流公司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已完成投资5亿元。四是推进运输结构调整。认真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的有关要求及《云南省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10条措施》,制定工作细则,细化责任措施,推进甩挂运输、多式联运和协同落实好高速公路通行费优惠等政策措施,为云南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提供运输服务保障。
信息来源:云南省交通运输厅